Page 38 - MCMEA
P. 38
專 訪
崔世平博士 (左) 與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副會長吳華威先生
的總量,如果持續作出能回應社會實際需要的
穩定供應,盡量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將更有
利謀劃長遠發展。
在設施配套上,現時的公營房屋主要分為
購置式的經濟房屋和出租式的社會房屋兩類,
未來A區是否沿用現有類型的公屋,以及興建
各類公屋的最終數量與比例,都需等待新一屆
政府確認詳情。若未來公屋劃劃決定以經濟房
屋佔大多數,居民將以年青家庭為主,社區配
套將要注重康體、文娛、休閑及教育等設施的
規劃模型,好讓居民能原區生活,學生原區上
學。但若以社屋佔大多數,區內的長者和行動
不便居民較多,社區配套對醫療和老人服務等
需求較迫切。而且區內日間人流量少,商戶只
能晚間營業為主,在產業多元上也難有作為。
因航空高度限制,建議區內的使用空間可向地
下發展,亦可參考加拿大及台灣的成功案例,
研究興建地下商場和停車場等設施。
同時,A區規劃的調整將可能影響到其他各
填海區域的規劃方向。崔博士希望當局明確未
來各填海區規劃協調發展,尤其在調整A區規
劃後,部分可能在A區被取消的原有設施,應
研究轉移到其他填海區發展。
總括而言,規劃是需要平衡與取捨的課
題。若減少地面綠化,政府如何加強商業及住
宅垂直綠化作補償?若減少文化會展設施,對
該行業發展和居民生活又是否有利?假如A區
保留文化區則三分之一規劃不變,剩餘三分之
二的面積可承擔額外人口多少?原用作宜居新
區的人口密度不減反加,居民能否接受?如樓
宇限高不變,但要增加住宅單位,樓距因而縮
窄,住宅單位面積縮小,居民是否接受?很多
的問題都需要詳細去研究,要有前瞻性,務求
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
36 MCM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