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MCMEA
P. 37
專 訪
應盡量將公交優先政策有效
落實到A區的交通規劃中,同
時要預留日後交通擴展空間
澳 門A區填海區新城市規劃現聚成城中焦 策有效落實到A區的交通規劃中,預留日後交
通擴展空間,為發展緊湊型城市交通配套預留
點,崔世平博士表示,雖然大家都渴望
新城建設盡快實現,但過程是急不來的,因為 條件,亦為日後密集式交通做好長遠規劃。
填海工程有其程序性。此外,經過兩輪公眾諮 崔博士也宏觀地指出,A區現定位作居住地
詢後,為回應市民較迫切的訴求,特首亦支持 區,但按現有的政府規劃,落成的港珠澳大橋
A區需要調整規劃以加大建屋量。澳門A區填 將途經A區,可能讓區內帶入外來的交通壓力
海與新城規劃,應以四大規劃原則作指導方 和環境質量影響。因此,建議調整相關規劃設
向,(一)公交優先,得到落實;(二)休閑 計,將原本港珠澳大橋的所有人流和車流必經
城市形象,得到建設;(三)有限空間,得到 A區的方案,調整為人工島可選擇進入A區或
集約利用;(四)上樓需求,得到舒緩。 往路氹離島區,甚至直接進入澳門半鳥,以減輕
使用A區道路的車流和配套的佔地,提升整體
有效落實公交優先 交通效率。
身為澳門城規學會會長的崔世平博士認為,應
盡量將公交優先政策有效落實到A區的交通規 通盤考慮平衡需求
劃中,同時要預留日後交通擴展空間。如道路 崔博士表示,如A區填海面積不變,但居住人
系統必須因應區內人口和車輛調升而作出擴 口劇增,居民便要在住宅數量和生活質素作出
容,否則人車爭路,區內交通堵塞將延長出行 抉擇;若增加住宅用地,相應的公共設施也需
時間,故也得前瞻地規劃公交連接和步行系 配合增加,另一些公共設施必須“讓路”,居
統,及早調整或增設單車徑等綠色出行配套。 民亦需取捨。A區增建房屋牽一髮動全身,不
A區原規劃內有足夠商業設施,一部分居民 僅影響原規劃作為產業適度多元化的商用地,
可在原區上班,從而減少因居民跨區出行引起 更涉及整個填海區的整體規劃,政府有必要向
的整體交通壓力。但規劃調整後若取消原有的 居民清晰介紹新舊規劃的優缺點以及其隠藏的
商業空間,將迫使大量居民跨區上班,難免令 後果。
連接區內外的通道造成壓力。因此,跨區交通 崔博士補充,雖然未來新城填A區公屋數量
規劃可按周邊輕軌接點連接,並將公交優先政 大幅增加,但並不一定要在短時間內達到建屋
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