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議會日前舉辦建造數碼化約章承諾者分享會,倡導建造業以透過數碼化去實現智能建造為願景。分享會上,議會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和商湯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廣採用創新建築技術,推動香港建造業數碼轉型。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在分享會上表示:「數碼化對建造業的發展舉足輕重。我們應該善用數碼化技術,並將其應用於建築生命周期中,為業界帶來最大利益。數碼化技術可以幫助識別潛在風險並預防事故,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的應用已經成為業界的一個趨勢。這對於協助業界實現零意外的目標非常重要。」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先生致辭時提及:「建造業一直面對多項挑戰,包括工傷事故、勞動力老化、勞工短缺,以及管理及溝通欠效率等。 隨著未來十年規劃涉及大量建設工程項目,這些問題正進一步加劇。建造業一直是數碼化程度最低的行業之一。我認為數碼化已成為業界提高工程效率、安全性及生產力的必要條件。科技的整合有助於改善建造業的現狀。因此,建造業必須擁抱創新科技,克服其面臨的挑戰。」
數碼化約章承諾者與議會攜手在 2026 年所有超過三億港元的現行項目中實現全面數碼化,包括利用建築信息模擬(BIM)、綜合數碼共用平台(CDE)和數碼工具進行現場監督和監測,並培訓足夠具有不同 BIM 能力水平的從業人員來實現這願景。建造業數碼化專責小組主席蔡宏興建築師亦獲邀主持小組討論環節,與約章承諾者討論制定機構數碼化路線圖的經驗。
在分享會結束前,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表示:「數碼化已成為現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建造業也不例外。數碼化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例如提高生產力及效率、加強工地安全及質量控制等。我們會繼續支持及鼓勵建造業界,特別是年青專才更廣泛地採用創新解決方案和新技術,以提升建造項目的交付。採用數碼化技術已是業界唯一出路。